今年机构调整,原组织人事局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、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三个部门(单位)合并组成了新的组织人事局(人社局)。一年来,我们在区党工委坚强领导下,在各部门单位支持下,强人事保障、聚人才资源、优人社服务,为园区经济发展、民生保障、社会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。现将全年工作汇报如下:
一、抓规范管理,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
一是树立了正确用人导向。高质高效完成全员竞聘,优化了班子结构,扩大了轮岗交流,激发了队伍活力。竞聘过程中,优先考虑来自经济、建设、治理和基层一线的干部,树立了重基层、重实绩、重一贯表现的用人导向。全年共提拔定编副县级领导6名,部门正职11名(含享受正职待遇的副职)、部门副职10名。从村、社区书记和街道事业编人员中公开比选7名街道班子成员,拓宽了基层干部晋升通道。
二是激励了干部担当作为。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,进一步抓实了干部日常教育管理。开展“不担当不作为问题”专项整治,开展“政治建设考察”“七谈”等专项活动,加强了干部出国境管理。落实“职务与职级并行”制度,完成7个公务员(参公)管理单位的职级职数核定、职级套转,发挥了激励作用。举办“麓谷大讲堂”5期,开展“领导干部上讲台”活动3场,组织新员工入职培训,完成了9批次干部调训,有效提升了干部素质。
三是调优了绩效考核“指挥棒”。牵头做好市对区考核工作,协调增加优势指标、减少弱势指标,实时对接、反馈、调度、提升,助力各项指标圆满完成,考核结果保二争一。完善内部考核,做到了考少、考精、考重点,真正考出动力活力。建立督查、考评联动机制,把专项考核与日常督查结合起来,更加考在日常、考在平时。
四是提升了关工委、退休服务工作。召开全区关心下一代工作经验交流会,培育了一批市级五好关工委、十佳五老。优化退休服务,老干部活动丰富多彩,满意率不断提升。建立与党群联动、覆盖各领域的关心下一代工作格局,打造“麓谷小记者”科技游等工作品牌,迎接了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考察,也得到省市领导肯定。
二、抓改革协调,推动高效率人事管理
切实加强对上的汇报、沟通、协调,为各部门单位提供了有力的机构、编制、人事保障。
一是深化了机构改革。深化相对集中许可权改革,组建行政审批服务局,提高了项目审批效率,激发了市场活力。推动成立市场监管局、自然资源和规划局,做好机构、编制、人员移交工作,促进了赋权强园。圆满完成内设机构调整,通过压缩、精简、整合,强化了经济职能,促进了高效协同。完成街道机构改革,提升了基层治理能力。
二是强化了编制保障。事业单位编制管理取得重大突破,94名经费自筹编改为全额拨款编,为事业编干部拓展了流动通道。核增事业单位副科职数,建立了从街道事业编中择优选拔班子成员的长效机制。办理了240余人的进编手续,核增了 263个教职工编制。
三是优化了人事管理。争取了公开招聘自主权、流动调配权,用好用活下放权限,办理岗位异动、流动调配手续240人。制定《雇员管理办法》,完善招聘、晋升、薪酬等人事管理体系,形成人才梯队。加强信息化管理,干部人事信息系统上线运行。
四是补充了工作力量。对部门(单位)核增岗位、补充人员的需求进行深入调研、严格把关,通过统筹招聘,解决了部门缺岗缺员、事业急需用人的问题。优质高效完成雇员招聘和定向考录,引进了紧缺急需的专业人才、后备人才。指导各部门、单位开展人员招聘,招录教师、辅警、党务专干、窗口人员318人。
此外,以最大限度、最佳方案兑现了各项薪酬福利待遇,尽最大努力解决了多个历史遗留问题。
三、抓创新突破,壮大高层次人才队伍
一是筑巢引凤,吸聚人才。大力创建国家级人力资源产业园(已授牌),建成总部大楼,出台专项政策,召开推进大会,引进了湖南湘辉等知名人力资源公司。全年申报各级人才计划近400人次。推荐9人入选第四批国家“万人计划”人才。推荐13人入选省“五个100”科技创新人才。新增37人入选长沙市高精尖人才、紧缺急需人才,占全市64%,获得奖励资金4800万元。216人入选长沙市abcd四类人才,占全市一半。人才集聚带来大批项目落地。
二是真金白银,支持人才。兑现三批次“国防科大退役人才”政策奖励1626万元,兑现第六、七批“555人才计划”资助资金2093万元。落实长沙人才新政奖励政策,兑现博士后工作站奖励资金676万元,兑现青年人才生活补贴、职业晋级奖励1226人、154万元。全年共兑现区级人才奖励资金近5000万元。
三是真情实意,留住人才。帮助人才解决购地购房、子女入学、配偶就业、职称申报等问题300余个。特别是创湖南历史地破格评定2个正高级职称,帮戴立忠博士圆了10年的心愿。创新打造“麓谷人才汇”服务品牌,举办高层次人才元宵喜乐会会、沙龙、讲座等活动20余场,人才归属感不断增强。出台专项政策,对技术工人贷款购房给予利息补贴。
此外,还组团参加深圳国交会、广州海交会等活动,很好地推介了园区、宣传了企业、引进了人才。
四、抓招聘培训,促进高水平创业就业
以服务企业、扶持创业、促进就业为宗旨,统筹做好招聘就业培训工作,超额完成了各项任务指标。全年新增城镇就业8600人,失业人员再就业716人、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449人,城镇登记失业率远低于全市,新增创业主体2162个、带动就业60481人。
一是三类招聘“服务企业”。
专场招聘“精准化”。赴深圳开展“两主一特”产业链招聘,为企业引进了26位年薪30万的中高级人才。借助岳麓峰会,同步举办“移动互联网专场招聘”。校园招聘“多样化”。赴武汉、成都、西安的名校举办产业链招聘会6场,立足省内举办“百企万岗”进校园招聘14场,吸引了1万余毕业生来区就业。小型招聘“常态化”。区人才市场常规招聘会由每月3场增加至10场,全年120余场。
二是三项支持“扶持创业”。加大政策支持,推荐71家企业获得创新创业示范项目、一次性创办补贴、场地租赁补贴。加大资金支持,发放个人及小微企业担保贷款1000万元。开展活动支持,成功举办第三届“麓谷之星”青年创新创业大赛,举办创业培训班7期。
三是三大举措“促进就业”。激励企业稳定就业,发放稳岗补贴170万,新建了一批创业带动就业示范基地、就业扶贫基地。职业培训促进就业。启动职业技能提升三年行动,全年培训4700人。聚焦重点帮扶就业。开展“就业帮扶年”活动,举办公益招聘会15场、劳务协作招聘会2场(赴张家界)。发放被征地农民稳定就业奖励633人。
五、抓民生保障,开展高质量社保服务
一是“社保体系”更加完善。实施扩面征缴,基本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、医疗保险全覆盖,参保人数超额完成(城居养老参保31165人、医保缴费55153人)。新增参保企业1708家。办理医保业务2860人次。全年被征地农民纳入社保19批、1736人,有力助推了征拆工作。社保扶贫、健康扶贫实现应保尽保。办理社保卡1万余张,持卡人数达62340人。二是“社保降费”更加有力。打好养老、失业、工伤等社保降费组合拳,合力降低企业社保成本2.8亿元,其中养老保险优惠费率惠及企业1642家。三是“劳动关系”更加和谐。建立一批劳动关系监测点,成立劳动仲裁巡回庭、律师调解中心,落实劳动合同、用工备案等制度,完成工资集体协商858家,调处投诉纠纷1700余起(100%办结)。四是“根治欠薪”更加长效。建立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长效机制,强力落实“七项制度”,大力开展日常巡查、联合排查,得到国务院部际联席会专项督查组肯定。为200余名建筑工人讨回历史欠薪800万元,同时也实现了新建项目农民工集体上访讨薪零投诉。
六、抓自身建设,努力打造一流团队
一是统筹抓好党的建设。统筹加强局支部、机关退休支部、人力资源中心总支建设。其中,局支部获评机关“流动红旗”,支部主题教育在全区2次督查中获得好评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线上线下抓流动党员学习教育,代表高新区迎接了市委衡华书记“主题教育调研”。
二是全面加强队伍建设。创新开展“微课堂”活动24期,实现以讲促学、互学共进。开展人社系统大练兵、大比武,参加全市比武竞赛获得二等奖。参加全区论文评比活动,获得“优秀组织奖”。参加机关演讲比赛获得1个二等奖、1个三等奖。
三是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。开展向力力、李晓宏案警示教育,做好“以案促改”工作。全面完成巡视整改,完善了内控制度。时常学习违纪案例,在落实八项规定、防止四风上保持了常态长效。人才专项资金等连续4年接受财政审计,都没有发现问题。
得益于持续加强自身建设,我们形成了“心齐、气顺、风正、劲足”的局面,打造了“忠诚、干净、务实、担当”的团队。从一年工作来看,新组织人事局具备三个特点。一是有担当、有作为。自我加压,攻坚克难,解决了一些历史遗留问题,做了一些干部群众期盼的事、受益的事。二是讲大局、讲奉献。围绕中心,服务大局,积极参与了企业帮扶、营商环境优化、产业链建设等工作。先人后己、先公后私,全力保障其他部门单位用人,自己在长期缺员的情况下,还抽调干部参与区主题教育。此外,全员竞聘时很多干部甘为人梯,平时工作中大家都加班加点、任劳任怨。三是一盘棋、一条心。齐心协力、同心同德,全员竞聘、雇员招聘、绩效考核等中心工作时,大家都是同甘苦、一起上。
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。2020年,我们将认真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,围绕中心大局,抓好主责主业,努力助推园区高质量发展、现代化治理、普惠性民生,为“挺进全国十强、建设一流园区”作出新贡献。